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4回 战乱 (第2/4页)
,“哪怕让太子前往,朕也不怪你。” “能为武楚出力,儿臣绝无怨言。”太子当即表态,冲章含拱手道,“先生若有计划,但说无妨。” “太子乃一国储君,怎能轻易出使?”章含回太子一礼,神情犹豫地望向正在一旁静听的定远侯,“……” 众人瞬间明白了什么,尤其是伍太尉,吃惊地一手指着定远侯,一脸不可思议的瞪着章含: “先生该不会让定远侯出使吧?” 定远侯:“……” 噗,心情正复杂的章含被伍太尉这句话闹得,揪着胡子瞪眼道: “荒唐!定远侯乃武楚的镇国之将,他出使,恐怕未到边境,桑兰那边已被吓得与大齐、燕蜀结盟了!” 其他人分量太轻,那也不能把定远侯推出去吓唬人啊! “陛下,侯爷,”章含分别朝二人施礼,建议道: “臣以为,出使桑兰之人,由定远侯之嫡次子北月邕担任最为合适……” 甭看北月邕如今一副闲散小吏的姿态,他不仅有文魁之才,还曾在年少无忧时,在国子学举办的“百子评说”的会场之上驳倒一片学官,包括博士祭酒。 那时候的他尚年轻,不懂收敛,在评场之上言辞犀利,慷慨激昂。听得学子们热血沸腾,恨不得亲眼见证那些惊心动魄的伟大场景。 那次之后,国子学的学生少了一半,他们纷纷辞别父母离家远行。誓要踏遍九州列国,亲自去见证北月邕对各国时势的分析,以加深对百家学说的理解。 名留书册的诸子百家已成为历史,如今的天下属于他们这批年轻人的。 他们要创造新的奇迹,名留千古。 作为鼓动者,北月邕更想周游列国,增长见闻。孰料,那次名声大振之后,他成了国家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