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_第11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7节 (第5/9页)

这种机会,他都是让给学生们。

    许如意直接说:“如果有了合适的人选,我这里人正不够呢,您只管带来就行。我可知道您的水平,我需要帮我把关。”

    童先鲁立刻点头:“你放心好了,这是咱们国家的专利,我们一定不会出错。”

    许如意怎么可能不相信呢,她只是花钱请翻译,并没有出到专家的钱,可是,那些翻译好的稿子,她拿过来看,却是各个精准无比,如果是她来干,也就是这样了。

    她问了问才知道,原来,虽然来自不同单位,但老师们都熟悉,很快就组织了起来,为了保证正确率,他们两人一组,一个老师带一个学生,每篇翻译,都要经过两个人的手,改过后才最后到了童先鲁老师手里,再由他汇总审阅。

    给许如意的,可是三校之后的稿子。

    要知道出版社出书,也就是三校了。

    这个工作量,这个认真的态度,许如意觉得自己已经碰到过太多让人感动的事情了,可是还是眼睛湿了。

    更厉害的是,有些发明,老师们居然会找到更好解决的办法,进行优化,许如意干脆和童先鲁他们商量:“你们给我们当顾问和翻译吧,我聘请你们。”

    结果每个人都说:“这就是顺手的事儿。”

    许如意没办法,干脆就定了三校制度,给二校,三审,每天多五块钱补贴,外加奖励奖,改善一个专利,就给一百块的奖金——这的确不高,但再高老师们肯定不会收了。

    就这样,第一个得奖的童先鲁还不愿意收:“我就是顺手的事儿,怎么能拿钱呢。”

    许如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