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首辅的早逝童养媳_分卷阅读4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 (第3/4页)

经出嫁,次女年芳十四,待字闺中。幼子倒是还小,五六岁的年纪,每日在巷子口跟同巷子人家的孩子玩儿。这会儿不晓得犯了什么事儿,正被母亲揪着耳朵打屁股。

    右边住的一家姓李,也是个举家迁往金陵求学的读书人家。这家相公年纪不算太大,但也二十七八了。下过一次场,也没中。似乎是明年有信心,如今全家戒备,全力以赴地供他读书。

    正对门的这一家还是个读书人家,姓严。但年纪不大,只比徐宴大个四五岁,二十二三的样子。跟徐家一样,是一家三口去年下半年刚搬来金陵的。这家的妇人年纪比较小,才十六七岁,但怀里也有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了。

    这家人很有意思,与旁边几家严阵以待不同,这家相公很悠闲。每日抱着那孩子满院子转悠,至少转悠半个时辰。那闲散散步的姿势,老实说,跟整个巷子的人家都有些格格不入。徐家一家人搬进梨花巷子的当日,他就抱着孩子在院子里。一双天生的笑眼,看人都仿佛带着盈盈的笑意。见着徐宴一家子,他先是被徐宴卓然于众的皮相给惊了一下,转而遥遥地冲徐宴点头。

    徐宴回了一礼,收拾完了以后,苏毓便带着伴手礼给去一一拜访了左邻右舍。

    原先苏毓不清楚情况,只以为梨花巷子这里只是读书氛围比一般的巷子浓厚些,这左邻右舍走一圈以后才晓得。梨花巷子不是什么普通的巷子,这是金陵城有名的读书人聚集地。通俗易懂的说,这就是整个金陵城除了金陵本地人和达官贵人以外外地读书人居住的巷子。这里头出过进士,还不止一位。

    这年代还没有学区房的说法,但孟母三迁的故事谁都听说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