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七二章 理学还是心学 (第3/6页)
的题目。 “止于至善!” 四个字。清清楚楚,人人皆是耳熟能详,众人见到之后不由哗然。 这种可以说是通俗到不能再通俗的考题,简直是刚学八股行文的稚子也能背出个一两篇程文来,对于考生来说,那实在是太容易了。 但容易就容易得过头了。 语出《大学》的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单从“止于至善”四个字,可以理解为,必须要停止在绝对完美的境界,其实就是鼓励人在修身方面,一定要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 在看到这考题之后,有人已经兴奋得找不到北了。 这么容易的题,那些乙科出身的县太爷都不屑于考,你一个进士出身曾供职于翰林院的名士,居然这么掉价出小儿科的题?我背的程文千千万,就是为了一朝能押题,今天终于被我碰上一回,岂不是老天开眼? 但有心人显然不敢轻易下笔,光是这一个题目,就足以审读一上午。 首先在于,为何刘丙在福建省考了一圈,到汀州府的院试,一改之前在别的府主考时,四书文小题上出不同题目的习惯,而只出一题? 当然可以解释为刘丙考到汀州府已经累了,想省事,毕竟他任期将满,这次主考完回到省城就要卸任,等候朝廷新的委任状,出同样的题目,而且题目出的简单,更容易辨别考生的才学好赖。 但沈溪却知道,刘丙的性格很谨慎,他之前刚以诸葛亮的《诫子书》来喝斥那些胡搅蛮缠的考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