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五章 逆水行舟 (第3/6页)
有繁重了许多。此时他方叫苦不迭。早知如此,他就不会在冯话齐面前卖弄学问了。 随着商会子弟逐渐加入,学塾学生数量从开学时的三十多人,慢慢增加到六七十人。 因为学塾教学模式新颖。加上其中几位都是闻名汀州府的“名师”,府城以及周边乡镇许多士绅家庭也想把子弟送来读书,但因学塾并不对外,这些申请为冯话齐一一驳回。 四月中旬,回宁化县一个多月的沈明钧终于归来,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沈溪大伯沈明文在今年的岁考中。以一等的成绩顺利保住了廪生名衔,恢复了俸米和廪饩银。 沈家如今已在宁化县城落脚,除了沈溪的四伯沈明新这一房留守桃花村,其他几房都搬回了县城,老太太用沈明钧夫妇平日寄回去的钱,在宁化城中买了一处四进的院子,加上修整,前后花去一百五十多两银子。 “……娘在二进院子的西厢给我们留了两间房,说我们以后可以常回去住主,娘她很想念小郎。” 沈明钧见到周氏,面上挂满憨厚的笑容。 “小郎学东西快,冯先生夸他天分极高,学业安排得很紧。冯先生还说,过两年就准备让小郎试着参加童生试,这段时间已经开始学习制艺,怕是无暇回去看娘她老人家……相公,你先去洗个澡,清清爽爽的我们一家人好吃个团圆饭。” 周氏虽然总埋怨沈明钧,但心里对丈夫还是颇为依恋的,知道丈夫要回来,接连两天都没睡好觉,沈明钧回来这天更是放下手头事亲自到城外迎接。 沈溪站在门口,看着屋里情意缠绵的两口子,心中颇为感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