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9章待价而沽 (第1/5页)
绍定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天降大雪,累日不歇。 史书上轻描淡写的几个字,为第三寒冷期拉开了序幕。 不过是一夜功夫,京城的雪已经堆起了半尺高,家家户户的屋檐也裹上了一层银装。 一大清早,炭行门口就挤满了人头。 百姓们一个个拢着衣袖、缩着脑袋,翘首以盼炭行开门。 “炭行今儿还不开吗?” “这可咋整啊,昨天家里的木炭就烧完了,俺把桌子都烧咯,炭行再不开门,今天俺连床板都得拆了。” “可不是么,谁知道今年会下这么大的雪,家里过冬的粮食倒是备了不少,可谁也没成想会冷成这样,一点炭火都没买。” 南方的冬天鲜少下雪,就是冷也有个限度。 再加上石炭产地都在北方,运到永宁来,光运费就不是个小数目。 木炭又全靠山里人伐薪烧炭,效率极低,根本不顶事。 如此种种,导致炭价始终居高不下。 一斤炭十几文钱对平民百姓来说,几乎是大半天的收入。 所以烧炭的人家并不多,除非是家里有老人孩子,否则大多数人都是多穿几件衣服,对付对付也就过去了。 结果昨夜一场雪,冻得他们怀疑人生。 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根本想象不到,雪天怎么会这么冷。 往日里暖烘烘的被窝,几乎成了一块冰冷的铁板。 即便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