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896-2897多方认定 (第8/10页)
在他,已经改变了太多的语言习惯,于是他不答反问,“你怎么会这么想呢?” “唉,刚才见了一个煤老板,”林莹不疑有他,叹一口气之后,解释了起来。 原来她挂了陈太忠的电话不久,有煤老板来阳光订房间——项一然是不行了,但是林海潮躲过了前一阵不利的谣言,依旧还算张州的老大,所以还是有人认这里。 两人聊了一会儿,就说起了张州最近的煤炭形势,除了说有陆海人买下了几个煤窑之后,就是煤炭的运输了。 这位的煤炭不愁运输,他的煤是直接卖给海潮的,所以他就有点幸灾乐祸地说起来,大家传言,明年张州出省的煤焦车皮不会有新增加。 这些年的铁路运输量,是与日俱增的,张州不增加,其实就是相对减少了,尤其是这么多外省资金涌进来开发煤矿,会造成相当程度上的运输瓶颈。 林莹知道这回事,事实上早在海潮被人威胁收购,项一然传言要被调整的时候,就有过类似的说法,更有人言之凿凿地说,张州发往沙洲的煤焦车会严重受限。 不过这场风波终于是渐渐地平息,虽然项一然是被调整了,可海潮没有什么大碍,而且,海潮发往沙洲的煤焦车皮,很多是自备车,只要能捡个空子出了省,在地北是通行无阻,海潮集团不会有太多困惑。 可正因为项经理被调整了,后来的事大家就很少当着林莹说,现在这位也是感激林家刚给他结算了一笔,所以微微提一下。 那跟我们也没什么关系啊,林莹就这么表态,不成想那位神秘兮兮地说,之所以有这个结果,还是前些日子那些事儿的手尾啊。 敢情是那边打算拿林家开刀的时候,铁路系统的招呼也打到了,就是要限制沙洲方向的车皮,以逼迫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