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2 (第3/4页)
江一带的军营,驻扎着从东边撤调过来的部队。晌午时分,没有cao练,大帐篷里又闷得厉害,便能看见士兵们横七竖八睡在阴凉的树荫下,上衣尽皆除去,露出比脸色要白上许多的上身,裤腿也卷到膝盖,光脚踩鞋,懒洋洋又昏昏然。其中不少伤病,全身各处都是可供包扎的地方,再差些的需要拄双拐,一顿一顿抑或一跳一跳,在空隙处来去。都是从南昌撤过来的——五月日本人攻下南昌之后,薛崇就带着这一干人向西开拔,来阻挡占领岳阳的日军南下了。东边江西的屏障已失,北面湖北的重镇也一一沦陷,如今就指着湖南背水一战。由春入夏,薛崇带人抵达长沙后,陪都又接连给他派来三位年轻的少将,强调都是旧都军校毕业,青年才俊,可率一师作战。在长沙休养生息的这个夏天,薛崇便利用这个时间好好接触了解了这三个年轻人——跟他相比,很少有不年轻的人。没什么好迂回婉转的——已经有确切消息,八月底,日军就要进攻长沙,不出意外,这个秋天就要耗在这儿了。薛崇开门见山地说了这句,就要那三个人轮流表态——关于战略战术、关于抗战形势、关于国际格局,随便说什么,个人的任何想法,想领炮兵还是领步兵,都可以说,随便说。说话中,可以了解这些年轻人参战的动机,从参战动机进而推导他对于持续作战的决心有多大,然后又就可以初步得出大致可将此人派到何处,担多大的任务。连续撤退的滋味不好受,对于农民出身的薛崇来说,这种滋味尤其剐心:哪怕拿下一场呢,给人点收复失地的希望,也好过眼前这样。重庆那头没有死守的意思,这是他早就知道的;一听说哪个师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