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6章 (第3/3页)
以不用赃物。” 廷尉张欧是个老好人,但是扯进这种事里,老好人也明哲保身,不想多管。所以在刘启逮到周亚夫的儿子捅了篓子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事弄齐证据,作为以后压制周亚夫的把柄。 “再说,中尉的儿子,绛武侯周勃的孙子,买到的陪葬品何止这把。公该庆幸苦主已被父皇摆平,否则中尉还能坐在九卿的位子上吗?”甭管掘坟的是不是你,但是人家葬给祖先的东西是在你的手上,所以不骂你骂谁? 好在混到刘启时的勋贵就算祖上非常粗鲁,但是能在韩信之死,诸吕之乱后保留爵位的多半不是傻子,见皇帝出面摆平这事后也是顺坡下驴要了点好处便去作证。 至于周亚夫会不会为此迁怒于他们…… 呵!谁祖上没跟着高祖入关啊!如果不是申屠嘉年纪大了,外戚和寒门学子威胁到勋贵的基本盘,他们也不会推出周亚夫这个代表人跟皇帝谈判。 况且这事本就是周亚夫没理在前。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有种周亚夫在长安搞暗杀,否则就别怪他们无情。 与此同时,中尉府里,前脚刚想质问刘瑞为何视他于无物的周亚夫刚想派人质问一二,结果收到太子去见袁盎地消息后也是气得拍了下桌子,起身骂道:“公子瑞竟辱我至此。” 虽说因豆油之事,周亚夫对太子有丝微不足道的感激,但是因昌平长公主跟刘瑞走得很近,加上之前彻查农田,黑户一事也有太子在背后推波助澜,所以周亚夫对刘瑞的那丝好感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要说周亚夫想和刘瑞对着干吧!那到也不至于。毕竟刘瑞的地位还是相当稳固的,而周亚夫没有七国之乱的军功加成也没那个底气在储君的事情上说三道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