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技术干部们的命运 (第7/9页)
的活儿更容易,于是成了刘义康的拉拢对象。 2.范晔,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后汉书》的作者。 范晔出生在一个著名的士族家庭。父亲范泰是刘宋的金紫光录大夫散骑常侍,宋少帝时加位特进。散骑常侍跟散骑员外郎名字差不多,职级却是云泥之别,一个是秘书长,一个是秘书。 虽然生在士族名门,范晔却很少从中受益。因为,他本人是个妾生的庶子。 晋代以来,嫡庶之别是官僚之家不可逾越的鸿沟,也决定了子女们的社会地位。范晔的母亲把他生在厕所里,出生时前额又被碰伤。父亲范泰不喜欢他,早早地将他过继给从伯范弘之。 420年,刘裕代晋称宋帝后,23岁的范晔应召到刘裕之子彭城王刘义恭的府下为冠军参军,后来又从事多种官职,多为高官秘书之类的岗位。 432年冬,刘义康母亲王太妃去世,刘义康把故僚们召集到府内帮助料理丧事,范晔也到场了。在临葬前的一天夜晚,轮到他的弟弟范广渊值班。 值班期间严禁饮酒,可能是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规矩。范晔兄弟俩却邀了一位朋友躲在屋里喝起酒来。 喝着喝着喝大了,范晔忘记了自己是个临葬夜值班的,竟推开窗户,听着窗外的挽歌助酒。 竟敢拿挽歌当卡拉ok,拿值班室当ktv!刘义康异常恼怒,将范晔赶出京城,打发到宣城(今安徽宣城)当太守。 就是在宣城太守任上,范晔写就了著名的《后汉书》,这一年,范晔才35岁。 按理说,刘义康与范晔是有仇的,但刘义康为什么会选择范晔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