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90 (第4/4页)
快。哪怕后来承王终于觉醒,但毕竟已经有了十几年积累的影响,要想转变过来,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 再加上承王和其他王世子一样在京中住过几年,原本与常年在南岭的陛下就很难相处,更何况两人隔了千里之遥,恐当更加生疏。 与之相对的,小殿下乃陛下中年得子,在父皇母后身边如珠如玉地长大。 再加上李景熙一出生就表现出了梁皇族的魂现之力,与他那没有魂现的兄长一比,就更显得尊贵几分。 不过,最让人们觉得陛下会更加喜欢小儿子的原因是,景熙殿下出生不到两年,陛下就从镇守北境的亲王继承了兄长的皇位,成为了一国之君——这幼子兴王旺父的寓意可绝对不同凡响! 当然,就算小殿下再好,在大多数朝臣眼里,已经成年且各方面条件都无可挑剔的皇长子显然更适合作为储君,但他们都不是陛下,没资格也不敢为陛下做这个决定,只能在心中默默焦虑。 毕竟小殿下还这么小,若是陛下真的属意他、将来要立他为太子,等小殿下长大了,承王已经在北境建功立业,具备绝对的威势。 若日久天长,他不甘于此,一旦遇到什么“机遇”,选择如当年两个反王一样……那后果真是无法想象。 王相已经离开中枢,与之一同离开朝堂的还有二皇子逼宫时遭到迫害但侥幸活下来的一干老臣。中书令在反王造反的时候通过女儿鼓动陛下出兵,差点误了大事,在许侧妃离宫之后以为自己失了信赖,也乞骸骨回了乡,如今朝中老臣极少,剩下的多半也不敢再发出什么声音。 这也是为什么新帝要大赦天下,加开恩科的原因——因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