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 (第2/4页)
可现在,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林彦兴即便真有才学,也势必会遭到质疑。 如果林彦弘是他,当哲郡王问起本篇出处的时候,就应该谦虚谨慎一些,可以只道是书中所见,觉得甚美,于是阅背下来,当日又见院中景致,于是有感而发,方得后事。 这样说来,不仅不会堕其名声,反而彰显了林氏书香门第的气韵,和少年初显的情才。 只用点到为止,就是恰到好处,并皆大欢喜。 不过,林彦弘想到自己“死”后,林彦兴在臻夫人面前和他独处时的样子,又觉得这正是林彦兴背后的丑态,做出这样愚蠢的事情,也许并不偶然。 悟觉大师也听到些情况,虽然没看过林彦弘的家书,但也心中有数:“谣言止于智者,相信假以时日,这等风波会渐渐平息。” 他担心林彦弘会受此影响,所以出言宽慰。 林彦弘点点头:“大师放心,我明白。” 其实林彦弘不算很担心这件事——既然林彦兴“上辈子”可以消除旁人质疑,此生也绝对能够凭借一首接一首的佳作让质疑者闭嘴。 不得不承认,真正的实力,绝对不会因为这些流言蜚语而消失不见。 只不过现在时机不好,林彦兴想慢慢证明自己,恐怕要比“上辈子”困难得多。 悟觉大师见林彦弘虽有些惊讶,但还不至于情绪低落,既没有因为弟弟才华而心生嫉妒,也不因受其名声所累而失了风度,于是对林彦弘更为欣赏。 他在心中道:“何人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才是品性高洁之人所为。” 与此同时,林彦弘的目光浏览到家书最后,看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