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11 章 第 111 章 (第4/7页)
开脱了两句,也兴冲冲地去跟人讨胎毫笔试玩——不对,试写。 可惜他弟弟meimei都一岁多了,现在在薅胎毛也来不及了,只能看看他哥什么时候给他生小侄子了! 生来就感受过头秃的滋味,日后必定会有大成就! 文哥儿拿起胎毫笔一试,发现自己本来就挺一般的字,这下子更丑了! 他立刻把笔还给了那位抢先薅了儿子胎毛的翰林官,对这玩意彻底失去了兴趣。 字不好看,一定是笔不好没错了,下次绝对不用这种笔! 文哥儿很快把胎毫笔的事抛诸脑后,京师里头却莫名流传起了“状元笔”的事。 这就是消息转了几手的后果了。 文哥儿只是和徐氏讲了野史里的状元传说,旁人听了便成了“王谢两状元都用过胎毫笔”,在往外一传,不得了了,爱用这笔的都能当状元,还不快把你家孩子的胎毛薅下来! 京师笔匠们接单量激增。 这些单子最初还都来自翰林院官员们。 这等清贵的官老爷都觉得好,那自然是极好的! 于是笔匠们又把外面流传的各种传说加工了一番,但凡有犹豫不定不知该不该下订单的客人来了,都活灵活现地给这些客人讲一遍。 甚至还有人透过传言看本质,给这笔多添了个“神童笔”的名头,说那王状元家的小神童用了它,三岁就会作诗了,你说神奇不神奇,你说厉害不厉害? 所以说,谁的嘴都比不过买东西的人的嘴。 在各方有意无意的推动下,胎毫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