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等待 (第2/5页)
启新终于找到了晋海下一步转型的出路。 恰巧他的几个大学同学也在x省的高法、省检里混到了中层的位置,能够左右一些不大不小的案子,再加上晋海所长期以来和国有企业合作时积累下来的案源,王启新很自然地从一个专事经济案件的律师,转型成为s市、乃至x省最有影响力的刑事诉讼专家。 回顾这几十年的法律生涯,王启新时常感慨,成功缺乏的往往并不是能力,而是正确的方向。在晋海所后来招进来的几百个律师、助理、实习生中,有人天资聪颖,脑袋里的法条案例记得比电脑还准确;也有人经验丰富,当事人相信他比相信法官更甚;还有人家世显赫,父母的一声招呼抵得上全事务所半年的受案量——这都是优点,也是王启新重用他们的原因,然而,当另有人更聪明、更圆滑、更得势的时候,他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那些后来者——标准之所以是标准,就在于它能够公平地适用在每一个人身上。 陈子轩的出现是个例外。王启新的助理从来都是s大的毕业生,一来是碍于校友会老师的面子,二来是带出去跟那些老同学打交道的时候有得说道。之前的那个男生跟了他两年,家里从祖父辈就在x省检察院工作,原本计划出师之后就独立执业,有叔伯几个在位的领导罩着,好歹还能肥水不流外人田。王启新也很是用心地教了他不少东西,没想到那孩子会突然拿出一张录取通知向他辞职,问明个中缘由才知道尽管一直不满家人的硬性安排,却始终苦于没有选择,不得不勉强自己接受。如今意外得到进修机会,家人也无从劝阻,自然是要展翅高飞的。临行前,特意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