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前宰相_第六十九章 壬辰倭乱(二)忠州合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壬辰倭乱(二)忠州合战 (第4/7页)

到了庆尚道和忠清道的边境闻庆,却看到此城已经空无一人,他只好继续南下尚州。

    尚州牧使眼看日军即将兵临城下,以迎接李镒的名义出城逃走,城内兵卒随即溃散,只留下一名名叫权吉的判官。

    李镒来到尚州,巡查军营发现没有一名府军非常愤怒,将责任降罪到这个无权无势的小人物身上,当即要把他斩首。

    权吉当即表示会为李镒召回兵丁,李镒这才把他放了。

    可是逃散的兵丁哪里是这么容易找来的,权吉带人搜刮了周围没有听到风声的村落,强征了千余农民入伍交差了事。

    庆尚道一共有两个兵营和一个监营,分别是蔚山、晋州和大邱,各有兵丁5000~8000之数。

    蔚山的兵丁早就在东来沦陷之后随着李珏逃走而溃散,大邱前不久为小西行长所占据,兵丁被击溃,作为庆尚道第二大城市的尚州城内本来营有府军600人,兵左1000人。

    李镒将权吉召回了千余人也就不再难为他了,毕竟朝鲜府兵的战斗力也就比农民高上一点。

    但是这样的人数是不够的,随即他命令开仓放粮,用粮食征募周围的壮丁入伍,他打算从0开始练兵,但是直到小西行长兵临尚州城下,他也才一共招募了数百人。

    由于朝鲜王李昖没有给李镒一兵一卒,这就使得李镒军中实际上是没有完整建制的军队的,更不可能有斥候了。

    因此对于小西行长从仁同北上的消息他并不知道,彼时有逃卒从开宁而来,向他汇报了日军攻下尚州东南方20公里善山的消息,但是李镒以其扰乱军心为由将其斩首。

    斩首归斩首,但是李镒深知日军大概已经来到左近八九不离十的位置了,随即以尚州不能守为由,带着数千人屯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