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壬辰倭乱(二)忠州合战 (第6/7页)
乘高,左右射之。” 忠州牧使李宗张也持相同的意见,力劝申砬守备鸟岭,他建议利用山谷的坡度多设旗帜迷惑敌军,必能将敌击溃。 但是以上两人的建议都没有被申砬采纳,从后来弹琴台的战斗过程反推,申砬很可能是听闻日军缺少骑兵,想要利用禁军中的3000北军骑兵破敌,因此才拒绝在峡谷地埋伏。 彼时逃到忠州的李镒也发表了意见,谁知他刚出声就被申砬破口大骂,说他是败军之将岂敢再言建议。 或许正是李镒在尚州战况的拉胯,让他把这名败将当做了明灯,他提的建议反而加深了申砬自己想要在平原利用骑兵破敌的想法。 但是申砬所选的弹琴台也是一个更糟糕的位置,其背靠达川列阵,意图背水一战迎击日军。 但是弹琴台背靠大江,前面则是忠州外广袤的水田,如今朝鲜的春耕已经开始,水田中浸水之后战马难行,骑兵根本无法驰骋。 四月5日,小西行长带兵路过闻庆来到鸟岭,他看了看山谷左右情势,认为朝鲜军必定在峡谷中设有埋伏,因此停滞在鸟岭南侧2日不前,一直派人向鸟岭探查虚实。 直到两日之后确认鸟岭真的没有伏兵这才带兵继续北上,并在8日早上与申砬所部在弹琴台对阵。 彼时申砬麾下有朝鲜最精锐的禁军8000人,其中有3000北军骑兵,除此之外还有自清州北上的忠清道府军8000人,周围郡县聚拢的捕捉、壮丁5000余人人,总兵力超过2万众。 而小西行长经过一路血战,再加上分派兵驻守城池、看护战利品,捕捉流民,实际上来到弹琴台只有12000人左右。 (朝鲜史料《乱中杂录》记载申砬麾下有朝鲜军6万,而《朝野会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