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前宰相_第九十五章 壬辰倭乱(28)洛川之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 壬辰倭乱(28)洛川之战 (第5/8页)

不想要活命吗?

    事实上烂的永远的普通士卒身上的鱼鳞甲和扎甲,将领们身上的甲胃绝对是精工之作,只能说布面甲相对于当时大部分边军身上穿的扎甲要好上不少。

    在退一万步说,后来让清军吃遍了苦头的南明郑氏的铁甲军身上穿的就是宋制全身步人甲,这可是扎甲啊,难道明军精锐的甲胃过了百年反而退步了吗?

    近些年人们对明军甲胃全是布面甲的印象,多出自万历时期剿灭宁夏叛乱之后所做的《平番得胜图》中的明军骑兵样式,却忽略了李如松从固原发兵那部分图上依旧有很多身着白色扎甲的兵士。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要说明一点,布面甲在明军只是在少部分精锐中才有装备,我在前文也一再说过,辽东骑兵多穿布面甲,宣大骑兵则以扎甲见多。

    而李如柏麾下的1万人的主力恰恰是蓟辽兵和南兵组成的,身上的布面甲比例要比其他几协要高的多。

    面对身着布面家的明军,普通的弓失想要造成伤害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是铁炮如果不是射击道颈部等薄弱部位,也顶多是让明军士卒摔一个踉跄罢了。

    往往真正能对他们造成有效杀伤的,还是城头向下砸下的石块,原本为了从侧面杀伤明军而修筑的沿山屏板,几乎没有产生多少效果。

    明军付出了少量的代价,便顺着梯子爬上了三方城头,好在秀家对此早就准备,相对于其他军团近战武器大多是刀剑不同,秀家给征朝部队额外准备了一个锤子,遇到身着面部甲的军队就用锤子朝脑门招呼。

    来到朝鲜之后,部分士卒参考日本忍者使用的镰鼬,设计出了链锤,并在此前对朝鲜慈城江南4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