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前宰相_第七十三章 宇喜多家耕种改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宇喜多家耕种改革 (第2/7页)

各地五花八门的数据也终于有了统一,能够得出相对真实知行数了。”

    要么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呢,他存在最大的意义就建立了书同问,车同轨的制度。虽然秦朝享国不长,但是为继任者汉朝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将人心散乱的华夏闻名,凝聚成同一个被称为“汉”的民族。

    但是好像日本的遣唐使只学到了皮毛,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东西的重要程度。特别是在经历了武家分封之后,各地大名对于领地有着崇高的统治权,自然而然会想办法发行自己的货币和度量衡。

    经历了千百年之后,日本从南到北居然有数十种不同的称量标准,以至于1587年秀吉统一度量衡前后,各国的表高有着较大的变动。

    秀家刚刚统治美作、备前、备中三国时候没有这么大的感触,毕竟都是古吉备国的领土,近几十年来基本都在同一大名控制之下,度量衡相对统一。

    直到秀家控制了赞岐之后才发现,两地的度量衡相差极大。赞岐的表高只有8万石,一方面是受经年累月战乱影响民生凋敝,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称量稻米的米斗较大,最终统计的数据较小。

    这也是秀家统一米斗之后,赞岐国知行数直接从8.8万石上升到11.2万石的原因。

    秀家对着户川秀安继续询问道“既然《四田法》这么好,为什么最近这两年各地知行的增加数好像少了很多呢?”

    秀家四田法颁布之后的第一年,各地对于开垦荒地迸发了非常大的热情,两年之后(1584年秋收)备中国公开拓出4.3万石新领,备前开拓出近6万石新领,美作开拓出3万石。

    但是今年备前、备中两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