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200万石大名竟找不出1人阵代统军 (第5/7页)
,在日本其实应该视作征召足轻。 之所以不说是农兵,是因为当时的日本军制已经改革,进行了兵农分离,严格意义上的征召农兵已经从日本战场上逐渐消失。 这个时候的日本主要军队,已经改为由少量脱产常备为核心,带着大量拥有土地的武士、富中农为主的旗本组成的半职业化军队。 即便是改制较晚的关东、奥羽、九州等地,在给秀吉提供朝鲜兵员的时候,也多是一些自发的愿意去博取利益的半职业军人。 包括上面的水手200人,也不能单纯的理解为cao作船只的水手,日本的水手本质上就是倭寇,一样的兵民不分家的。 因此五岛纯玄家的705人应该理解为187名武士或常备足轻带着200名半职业倭寇水手,以及318名半职业的征召武士、足轻北上朝鲜。 当然向小笠原秀贞、安东实季、最上义光这些北国大名,动员兵力归动员兵力,实际出阵的要求并没有这么多。 根据《太阁记》《天正记》和《松浦丛书》记载,为了应对突发的情况,许多大名被允许留部分兵力于领内,有些大名在开展之后被赋予了重要地区镇守的职务,有些大名则在九州待命。 像刚刚提到的小笠原秀贞等人,秀吉便要求他们只需要代一半的兵力南下待命即可。 这一点你从历史上小西行长24万石大名,实际渡海7000人就可以看出,实际出兵比例只是290人每万石,说明他有一半的兵力被留在了本领。 当然啦,没有点到名字的大名不是说免了军役状了,这可是为关白秀吉开疆拓土,你作为大名怎么也要表现一下忠心不是吗? 因此或多或少的会带数百人前往九州听候调遣,就好比历史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