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太阁检地令 (第1/9页)
如果说以上4条法令对于丰臣朝廷来说有些陌生的话,那么《天下检地令》大名们就熟悉很多了。 只是这次的《天下检地令》有所不同,为了给之后征明做准备,秀吉就必须要摸清楚天下各地的实际知行数目。 但是在此之前各地上报的知行数其中的度量衡从来都没有统一过,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九州在被秀吉讨伐之前,筑前的知行为33万石,但是在被秀家控制并用丰臣内部的度量衡进行测量之后,直接飙升至45万石。 很多人觉得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不过是一纸旨意的事儿,其实没必要大书特书,但是真正进行过一线工作人才知道秦始皇的伟大。 试想一下当有民众来找你填表格时候,“在年龄问你是填周岁还是虚岁;姨妈算不算直系亲属;家庭住址是填身份证上面的还是实际居住的地址;我有两套房,两边都在住,两个都填还是填一个”等诸多问题的时候,你才会明白全国统一的标准有多么重要。 以印度为例子,他建国后才统一度量衡的,采用公制,各邦民间还保留有多少奇怪的度量衡,印度政府都不知道;但是到现在文字还没统一! 在上世纪70年代之时,在印度不同邦之间买卖布匹还会出现长短不一的情况,甚至不同邦之间的印度人,都听不懂别的邦的土话。 其实像印度混乱到极致说不定还方便管理,毕竟这样就从根源上打消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问题。 向欧洲历史上各个自由市之间的度量衡不一样,他们都心知肚明,因此在每次交易之时都需要经过精密的计算,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