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前宰相_第九十二章 壬辰倭乱(25)王京第一道防线溃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壬辰倭乱(25)王京第一道防线溃败 (第2/7页)

楼被吹走就不是新鲜事。

    但是远观明朝楼船、艨艟、福船,他们的船只结构更像是一体,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明军海船在内在上层夹板安置火炮,不然火炮射击的后坐力可以直接把船楼搞垮了。

    当然他并不知道,这也是明朝海船在下西洋之后,吸收了阿拉伯海船的特点改进而来的。

    在小早川隆景看来,就算日本水师来了,即便是在汉阳这样的大川中作战,面对将大筒装载上船的明军,也没有一战之力。

    火炮连长湍的城墙都能轰塌,更别说是木质结构的船板了。

    如果说在深陷全罗道义兵泥潭的时候,小早川隆景只是对征朝感到无力,那么在听闻明军1日破平壤之后,他就已经对此战的前途不抱希望了。

    可是在看到临津江上的明军水师,小早川隆景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快点逃回日本去。

    可是眼下丰臣秀次不愿意撤兵,那么他便只能放手一搏,打掉了对面的海船,最起码可以保证后方的土路,让十万大军不至于被汉江所阻。

    除了火攻明朝水师之外,小早川隆景海像秀次建议道“如今明朝有水师隔绝临津江南北,开城已无守备之必要,当尽快传令开城,让丰臣侍从尽早撤走。”

    丰臣秀次借着问道:“退往哪里?”

    “最起码退到龙仁,以保我后路无忧。”

    龙仁这个地方在汉江以南,水原以东。后世很少听到这个地名,但在古代却是朝鲜南边入京的必经之路。

    原因无他,全因汉江太宽!在王京这里主要的渡河工具是乘船摆渡,但是在水域被明军封锁的情况下,渡不过去。

    既然渡不过去就得诶向上游找桥梁,恰好在上游后世八堂这个地方有一座木桥,是当年成宗李娎修起来给穷苦百姓渡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