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前宰相_第九十三章 壬辰倭乱(26)逍遥山之伏(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壬辰倭乱(26)逍遥山之伏(上) (第3/7页)

训等人,率领3000由大同、宣府、辽东骑兵组成的混编部队,沿着临津江向积城进攻。

    来到积城之后,却发现这里已是空城一座,这与他们此前获知的情报并不相符。

    询问城内朝鲜百姓才知道,原来日军是在今日一早才撤走的。

    祖承训骄傲的认为:日军才走半日,又多是步兵,行进速度必然不快。而我方都是骑兵,若是追上去之后衔尾杀之,必能大破日军。

    查大受赞同他的观点说道“贼寇兵力于我相若(3000对5400),但我皆百战精锐,而寇土鸡瓦狗而,必能一击即溃。”

    这个时代的明军将领有很高的自主决策权,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是将令了。

    尽管张世爵和李如松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嘱他们小心,毕竟更具情报东路应该最起码有日军2个军团。

    但是那5400个日军,就好似5400个战功,诱惑着整个先锋军上下3000人。毕竟经历了平壤、开城之战,日军不善战的印象早已深入他们人心,自然更不会将一群败退日军放在心上。

    随即两人派人告知后面慢慢吞吞行军的张世爵,留下100明“倒霉蛋”驻守积城之后,便率领2900余人向西追去。

    立花宗茂是后战国时代稍有的名将,他名就名在作战稳健却时常有奇招。

    此次从积城撤退,他确实早早的就派人驻守在两边山上的烽火台上,若是发现有明军追击的话,便点燃烽火告知自己。

    其实冬日里的烽火是很容易发现的,可是早已被“两脚军功”冲昏了头脑的查大受和祖承训,都认为这是山上猎户的炊烟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这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