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 壬辰倭乱(14)朝鲜请内附 (第3/7页)
对于他来说1个敌人还是2个敌人都是只有“战之”这一个选择。 然而万历皇帝的雄心并没有得到大臣们的支持,彼时前首富王家屏刚刚告老还乡,整个内阁只剩下了已经70岁的赵志皋,一个人全挑内阁诸事。 人家已经活了这么久了,早就是官场老油条了,内阁只有一名辅臣,这中石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此根本约束不住群臣。 再加上眼下朝廷正面对宁夏之役,确实没有精力再东边再开战场,因此朝中便有了反对援朝的声音。 反正现在朝鲜也没有正式求援,贸然出兵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到时候反倒被其他藩邦认为我天朝别有用心,落人口实。 宁夏之役与万历朝鲜之役、播州之役并称万历三大征,但是宁夏之役的规模与后两个不可同日而语。 宁夏之役本身是因为一名戍边的蒙古明将哱拜不满朝廷,与当地守军勾结占据了宁夏城反叛朝廷。 宁夏乱兵的规模将将过万,而大明已经调拨了辽东、宣大、山西、浙兵、苗兵数万人围攻宁夏,虽然还没有看到胜利的曙光,不过宁夏之役从万历决定动手的那一刻起便已经胜券稳cao。 而万历朝鲜之战不一样,尽管此刻还没有开战,但是万历皇帝已经明显的感觉这一次的倭寇来势汹汹,他需要尽快平定宁夏,才能抽出兵力解决倭寇。 在此之前,他需要尽可能的完成倭寇的情报收集,情况允许的话,先派一部分军势入朝拖住倭寇,等到宁夏那边解决了,自然可以安心的去收拾那只不知天高地厚的野猴子。 群臣议论纷纷,赵志皋自然也不敢批红,这封圣谕就这么以中旨的方式发去了辽东,好在此刻的明朝皇帝还没有被这群读书人架空,中旨发出去还有效力,很快就送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