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前宰相_第五十六章 日本的金融体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 日本的金融体系 (第2/8页)

知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她们日常向商人采购的商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成本都是被各地的替钱屋收走了。

    而在秀家看来,这些没有产出却攫取大量利润的替钱屋是真正阻碍社会发展的社会毒瘤。

    其实即便在后世,外汇赚差生意依然在全球大行其道,最简单的例子就是21世纪出如果你能有出国的机会,你可以用在国内用人民币换取日元,再到新加坡换取美元,再到国内将美元换成人民币,一来一回之间就有20%以上的利息差,这是真正无本的买卖。

    但是这样的生意在国与国之间尚且可以理解,毕竟是为了维护本国的金融体系稳定,但是你能理解一国之内存在多种纯度不一的货币,州郡之间的联系也要被抽走“内汇差”的吗?

    社会上出现了这么明显的问题,当然不可能是秀家第一个发现的,只是过去出于军阀混战之中幕府没有能力将铸币权收回,即便收回了也会有大名家偷偷铸币,根本禁止不了。

    而对于下面的大名来说,不管是曾经的近畿管领细川家,还是阴阳太守大内家,替钱收入本就是他们主要的货币收入来源,自然不可能自绝经脉的进行处置。

    时间来到1569年,此时织田信长刚刚控制天皇和室町幕府,其就已经迫不及待的颁布了“撰钱令”。

    其规定大额交易必须用金银(包括对外贸易,如对中国的贸易,从中国进口生丝及丝织品等),同时制定了金、银、铜钱之间的官方兑换比率,其中特别制定了优质铜钱与劣质铜钱在使用时的兑换比率。

    当然优质铜钱依旧按照传统,1枚当1文钱使用。而一些私铸、磨损、破损的劣质铜钱,则将其法定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