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前宰相_第十一章 九州征伐(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九州征伐(二) (第3/7页)

继续在臼杵城发号施令。

    后来由于大友宗麟改信切支丹,以府内城为核心周围聚集了一批改信切支丹的武士,这批人推崇改革,而在大友家的本据城臼杵城则是成了旧派武士的聚居地。

    大友家这样独特的政治格局,就导致了家内势力实际上的分裂。大友家与北条家不同,北条家先代家主的隐退后虽然也会插手新家主的决定,但是一般会让他先下命令,如果有问题再进行插手,从而培养继承人的理政能力。

    而大友家不一样,大友宗麟把家督位置为了义统,自己搬到了府内城却把核心家臣全部带了过去,使得大友家实际上存在两个中枢机构。

    大友宗麟的这个决定,不仅侵害了保守派武士的利益,更是使得自己的儿子义统非常不爽。如果没有后来的耳川之败把大友家重新凝聚起来,这对父子之间很有可能发生战争。

    在耳川之战中,保守派武士抗拒出战,导致进步派损失惨重,大友宗麟的势力受到极大的消减,这就使得他不得不更加离谱的抬高革新派武士的地位。

    试想一下就连家督父子俩都内斗的家族,难怪会在岛津和龙造寺家手上连败数把了。

    秀家不想和大友宗麟浪费时间,扭头看向藤堂高虎继续问道“知道敌军兵势有多少吗?”

    藤堂高虎很快已知的情报告诉秀家“具体数目不清楚,根据津久见那边传来的讯息,先锋大约2000人。”

    根据日本战国的习惯,2000人的先锋军一般是8000人以上军势才会配置的存在,这会根据当地军役状情况进行变动,“也就是敌人在万人左右咯。”

    “诸位大人也是这么看的,臼杵城是大友家的本城,城池依山而建,守备坚固,诸位大人打算在臼杵再设置防线,应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