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 壬辰倭乱(22)第二次平壤之战(下)(5K) (第7/9页)
日军要保留长庆们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退路,此前从牡丹峰退回来的日军,在宗义智的带领下趁着火势渐弱再次出城杀了回去,最终付出了300多人的性命之后才又一次将牡丹峰拿回。 不是日军要做这样无谓的牺牲,七星门都丢了牡丹峰意义又何在呢? 还真有这样的意义,牡丹峰是平壤北侧的山峰,边上就是绫罗岛。 在朝鲜水军封锁大同江的当下,日军若想退走只能通过绫罗岛回到南岸,而牡丹峰居高临下,可以直接掐断日军退路。 听闻牡丹峰得而复失,李如松大怒,下令吴惟忠、查大受再攻牡丹峰。 前一次攻山将山上的森林植被烧没,现在的牡丹峰光秃秃的,明军只能采用最原始的攻山方式,纯靠人力攻打。 然而日军似乎守出了一些心得,使得两人久攻牡丹峰不下,甚至军队出现了不稳的迹象。 平壤中城的攻城战相比外城更加残酷,明军没有了大炮的帮助,只能与日军展开了最原始的登城作战。 好不容易付出了千余人的代价这才拿下中城,日军有退到城内练光亭驻守。 这里是日军最后的据点,是平壤城内的一处石山,背后就是日军最后的城门大同门。 早在明军到来之前,日军就利用城内的建筑物石块垒出了一座石头城,如今便是利用这座石头城驻守。 日军为了活命爆发出了极强的战斗力,明军攻至傍晚练光亭依旧不能拿下。李如松知道士兵苦战一日早就人困马乏,无奈只能暂时下令退兵,准备明日再战。 苦战一日的小西行长和松浦镇信清点士卒之后发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