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 壬辰倭乱(22)第二次平壤之战(下)(5K) (第9/9页)
不是没有理由的,他在城头看得真切,冰面并不结实,有一部分日军就因为冰面承载不住重量跌入大同江水中被活活淹死。 如今明军已经拿下平壤,没有必要再付出无谓的牺牲。 小西行长退走之后不久,牡丹峰上的宗义智也收到消息,带着军势经由绫罗岛退直东岸。 至此第二次平壤之役战罢,明军战后检索首级得6000余级,烧死的尸体约5000余人,昨夜夜逃大同江溺亡者千余人。 根据这样的记录,日军应该只有数千人遁逃,但是小西行长到黄州收拢败军之后,依旧有9000余人,实际战损4000人左右。 这就是说昨夜溺亡大同江的人最多数百人,那么明军的斩获和日军的首级数量就对不上了。 要知道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过去一直是日军征讨朝鲜的先锋,多次战斗之后余兵不过1万3000人左右,可是眼下余兵8000 明军斩获超过2万人。 就算算上3000仆从军依旧有数千人的差距,可见明军又在平壤城内杀良冒功了。 余日军的战损相对应的,是明军的战损。 战后插计各营,阵亡官丁1575人,阵伤官军2185人,阵中被射死骡马722匹,实际上是与日军死伤相当的。 换算一下平壤之战直接让明军主力损失1/15,而前面还有数百座朝鲜城池等着收复。 这样的伤亡比例显然是李如松不愿意接受的,也难怪后来李如松对柳成龙说道“我兵为救活尔等,死伤三千余人。”的话了。 /71/71725/32142729.htm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