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清1845_第27章 红顶商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章 红顶商人 (第4/4页)

是过千万?尤其是像曾经号称首富的潘启和伍秉鉴,曾经拥有的财富都至少在三千万银元,堪称富可敌国,伍秉鉴甚至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最大债权人。

    两年前,《江宁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下令行商偿还三百万银圆的外商债务,而伍秉鉴一人就承担了一百万银圆,当然也正是在这一年,伍秉鉴病逝于广州。

    赵诚是亲眼看到伍家辉煌的,他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若有所思道:“若是如此,咱们还真得好好谋划一番,单打独斗可不行。”

    赵源十分赞同,赵家不能将最大的肥rou一口吞下去,那样是会噎死人的,但是在选择合作人选上,也得仔细考量。

    在这个年代,什么生意最好做?必然是官商勾结的生意最好做。尤其是想得罪这么多人的事情,就必须靠上实力足够雄厚的实力。

    要知道,广州作为广东省城,鱼龙混杂,将衙署设在广州的大员就相当不少,像上面有两广总督、广东巡抚,还有地位隐隐更甚一步的广州将军,下面还有广州知府、广东学政、广东按察使、广东布政使以及广东提督等文武官吏,旁边还有皇帝的家奴粤海关监督,这些大员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十分复杂。

    相对而言,赵家作为地头蛇代表之一,跟各方的关系都还不错,平日里也都有一定的往来。

    “与耆英合作,不亚于与虎谋皮。”

    赵诚不仅仅精通军务,对广东政界也颇为了解,他直接否定了搭上耆英的可能。

    当然,原因也很简单,这位两广总督属实是贪得无厌,没有半点分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