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75节 (第3/6页)
的卷子。”他瞭望远方,“那一刻我才明白,徐夫子真的是看在吕夫子和思然兄的名义上收下了我。” 以他的天资,不应该出现在守则私塾。 “我当时仍未气馁,觉得将来自有翻身之日。” 可惜,陈安依旧稳定垫底,“我逐渐明白,我与其他人之间的差距。”但陈安说:“不过我并非因一直垫底而郁郁寡欢。”毕竟,他受打击的次数不少了。 “真正让我难受的是我听到了那句话之后。” “哪句?” “守则私塾每三年乡试,便能有一二学子中举。”陈安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康弟也没有想到吧,这么一句夸私塾的话,竟成了压倒我的最后一根稻草。” 每三年,一二学子…… 陈延恍然,像是想明白了什么。 “看来你现在想到了……守则私塾的束脩太贵了,一年二十多两银子,班上三十多人,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很大,我觉得我同第一名,不是三年两载便能追上的功夫。” “那大哥你的意思是?” 陈安想,人就是这么奇怪,在川安县的每一天他的脑海里都幻想着有朝一日同康弟一起在江南求学,一定会很快乐。 但身在江南,他的脑子里却一直是川安县,一直是吕夫子的私塾…… 他说:“康弟,我想回川安县。” 陈安不想在江南苦学十数年,就一直读书……那算什么? “吕夫子新开的私塾缺夫子,我已中秀才,我想去他的私塾,而后跟着夫子慢慢求学。”积小流成江海,再战乡试。 他终于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越近年节越发萎靡,越发沉郁,不是因为垫底,而是因为心生退意。 陈延望着陈安,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