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东南亚之王_第三十三章 日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日常 (第1/6页)

    试射较为成功,有些小瑕疵,但是对于以覆盖性著称的火箭炮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安全性试验上完全合格,现在正在进行生产工艺整合,准备工业化生产。

    需要一段时间准备,设计生产线,购买,调动,生产设备都需要时间,因为工艺要求相对并不高,最重要的部分发动机采用合金生产的原因,对加工的要求更高,但是不追求精度,只追求火力覆盖,那也凑合着用。

    观看试射之后,刘一鸣其实很惊讶,“我以为能搞出个莱阳钢管就到顶了,这虽然不到莱茵金属的级别,但也快达到107非洲厂仿品的水平了。”

    工业化生产最起码还得半个月,这是非正常工业生产,完全靠极端配合,不计成本的方式组装生产线,组织工人的结果,但是为了应付十月底将开始的战斗,先安排试验室进行小规模生产,当下的发射台没有什么技术性,一根管子,里面焊接了导轨,后面有个点火装置。

    重点在炮弹,a3式火箭炮炮弹和喀秋莎类似,由十个部分组成,最有技术含量的,是推进系统和引信,刘一鸣简化了推进系统,缩短了直射射程,远距离使用抛射,导致射程不足,而且最大射程偏移能到200米。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加工工艺限制,这已经是做到最好了,换英法德可能能加工出来,但是材料可没有,凭借优秀的材料,刘勇可以硬上火箭弹,还能不比原版差多少,比喀秋莎差,也是因为代差,另外就是口径,喀秋莎是132毫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