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变化悄然而至 (第3/9页)
右侍郎。陆祥以石工官至工部左侍郎。世宗时,匠役徐杲以营造擢官工部尚书。放到现在妥妥的副部级、正部级的干部啊。 为此整个杂造局一下子盘活了起来。连给卫所的刀剑、甲衣的质量都上了好几个档次。很多基层军官都想着给自己卫所的同袍兄弟换装备。但是大部分的装备也没坏,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换装的借口。为此杂造局还推出了以旧换新的业务。届时只需支付手工和损耗即可。一下子让整个燕山六卫的军械质量有了个巨大的提升。那个时候兵随将走,只要没什么大意外。很大程度上是领兵将军未来的填坟人。所以很多上官都愿意自己掏腰包给他们换装。关键是价格还不贵。还支持以物换物。当下杂造局就忙不过来了。也就是明初,到了土木堡之变以后。武将勋贵地位被文官集团打压。连传奇的戚继光都要跪舔张居正。武将就不可能为属下换装了,不吃个三成的空饷都算良心了。 这时候张璟更换器械提高效率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本来锻打需要工人手工一锤锤的敲击出来。现在用外力驱动的锻锤一天可以锻出接近一百把刀坯。而且这个刀坯只需要修型、淬火等最后的工序即可成品。现在最拉胯的是装具的制造。虽然是制式腰刀,张璟要求把杂造局从锻刀、精修、淬火、装具一系列的工匠名都轧在了刀身上。还有制造时间,出产地点等等信息一应俱全。让工匠的自豪感大幅度的提升。如果收到刀的明军官兵需要定制刀鞘。在不违制的前提下,让装具工匠随意发挥。同时发动匠户营的妻女编织下绪和缠绳,编织装饰用的璎珞。按工结算。最后连女孩子都加入了进来。而男孩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