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二章 能看懂吗 (第2/6页)
拿着中科院的知识为自己赚钱的指责。 这种指责也不能说是没有依据,就是在国外,一家非盈利机构的雇员,也不能在受雇期间,或者刚刚结束受雇的情况下,在外开设一家公司,继续受雇期间的研究。wap..OrG 虽然有上层领导的支持,但中科院的相对**性,还是令初期的陈春先等人惹上了很大的麻烦。与其说他们做了多少有价值的研究工作,不如说他们为后人的研究工作开拓了道路。 归根结底,早期的中关村并不是硅谷,仍然只是中国式电子一条街 杨锐手里的钱,已经足够短期的实验室建设和个人开销了,加上又有按季度的不菲分红,他对赚钱的兴趣也下降了一个台阶。 所以,杨锐决定先做点不怎么赚钱的纯学术。 当然,不怎么赚钱只是现在没有金钱收益,不代表以后没有,而且,除金钱以外的其它方面的收益还是很客观的。 比如说名气。 做研究的,没有名气,终究是玩不转的。 在北大这种地界,需要的也是名声。 杨锐以前做的学术论文,无论是植物提取法,还是辅酶q10的生产,都是偏于实际应用的。 而国内学术界,或者说,是大多数国家的学术界,推崇的学术研究都是理论性的,比如陈春先身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四大金刚,他做的最后一项学术工作是造了一台托卡马克六号,这是用来做受控核聚变的装置,用某位科学家的话来说,托卡马克有什么用?150年以内都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