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九章 再选人 (第2/6页)
跟着姚悦的脚步,忽快忽快,忽左忽右,忽前忽后的游览着河东大学,随意的聊着天。 作为河东省唯一的重点大学,河东大学无论是位置还是面积都是非常好的,校园依山傍水,囊括了百年巨树与千年孔庙,一五期间的建筑历史悠久,新修的球场大气磅礴。 但是,这些优势条件和北大比起来,就不值一提了。论位置和面积,北大在扩招前的大学中是第一等的,论校园环境和历史悠久,更是完胜。 长期的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自然是学校之间的阶级差异。 当杨锐来到生物系实验室的时候,这种差异感就更强了。 时隔大半年,隶属于仓教授的生物系实验室,几乎没有丝毫的变化,和杨锐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一模一样。 实验室的玻璃依旧是光洁明亮的,实验室的玻璃器皿依旧是光洁明亮的,实验室的仪器外观依旧是光洁明亮的。但是,这里没有新的仪器,没有新的设备。 这里给杨锐的感觉,就像是陈列了十数年的新厂房,看起来漂亮,实际上已经落伍了。 生物技术在80年代发展的奇快,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杨锐第一次来仓教授的实验室的时候,就觉得这里和他的简易实验室差不多。大半年过去了,杨锐的实验室已经换成了国内一流的水平,仓教授的生物系实验室依旧是价值3万美元的模样。 3万美元的化学实验室还能有点样子,3万美元的生物实验室就只能说是粗糙了。 当然,就国内80年代的水平来说,3万美元的实验室勉强也可以说是二流,但中国二流的实验室,要想做出国际水平的东西来,那就太难了。就同时代的水平来说,巴西的二流实验室,马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