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重造大顺天_第129章 奢侈的重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9章 奢侈的重炮 (第1/4页)

    不可否认的是,在同身披重甲的建虏大军作战时,重型火绳枪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发射出来的弹丸可以轻松洞穿数层甲胄,甚至在欧洲战争中,重型火绳枪依然发挥出难以替代的作用。

    问题是李晟明白一点,那就是重型火绳枪将来也会被燧发枪替代。排队枪毙时代的来临会让火绳枪失去用武之地。

    排队枪毙只是一个戏称的说法,严格来说应该是线列战术时代。

    士兵们扛着加装了刺刀的前膛燧发枪,伴着军乐的鼓点声,组成密集的线列,同仅仅相距只有几十米的敌人互相射击,显得极为呆板而残酷。

    实际上,线列战术的出现是一种必然,因为此时火枪的威力虽然大,但是精准性非常差,且装填速度非常慢,导致火枪兵在面对敌军骑兵的进攻时几乎没有什么还手的能力,很容易就会被击溃。

    但是大家很快会发现,倘若将队伍集中起来形成紧密的队列,那么就可以同时齐射出密集的子弹,增加瞬时火力密度,以发挥火枪的巨大威力,便开始具备一定抵御骑兵的能力,因此步兵的队列开始越发密集起来,具备了线列战术的雏形。

    不过在发展到纯火器线列战术之前,一些人开始将火枪手和近战兵种集中组成高纵深的方阵,通过调整各个火枪手的间距,在打完以后可以后退进方针中换弹,形成了一种潮流,而这一战术又被称之为西班牙方阵。

    倘若放到明末整个大时代背景下,其实也存在共通性,比如明军中非常流行的车营战术,实际上并不是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