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重造大顺天_第129章 奢侈的重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章 奢侈的重炮 (第2/4页)

时的战术,哪怕到准格尔战争时期,准军也依然使用骆驼来构建驼城,抵御清军的进攻。

    而在战术的角色上,方阵与车营的作用其实是一样的,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阻止敌军的进攻。但是有一点区别的是,车营几乎只能充当纯粹防御的存在,而步兵方阵却是可以投入到进攻这一环节中来。

    步兵方阵 火绳枪 重炮,这是李晟对未来一段时间战术的初步构想,它所需要对付的敌军包括明军以及建虏。

    但是,在李晟的构想中,大量线列燧发枪步兵加上大量轻型野战炮,以及一定规模的骑兵才是未来军事变革的主流。

    当然,目前的革新军并没有这样的紧迫性,李晟也只是向张继孟阐述了关于燧发枪的构想,让对方将燧发枪作为下一阶段的研发重点,而这一方面也正好是张继孟非常擅长的领域,因为大明朝第一杆燧发枪便是由毕懋康所研发出来的。

    崇祯八年,毕懋康在他的那本《军器图说》上面已经用图文的方式介绍了一柄‘自生火铳’,也就是撞击式燧发枪,相对于同时期欧洲的燧发枪比起来也并不算落后。

    毕懋康研发的燧发枪在主体上与鸟铳并没有什么区别,主体采用燧石发火以及撞击声设计,扣板机龙头下压,因弹簧的作用与火石磨擦发火,有效克服了风雨对射击造成的困难,而且不须用手按龙头,使用时精准度相对较高,随时可以发射,发射速度与精确度大为提升,整体的完成度非常高。

    但问题是,崇祯虽然很欣赏《军器图说》,可是并没有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