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9章 (第3/3页)
来,伍爱华会心一笑:这追问水平,有现代老师随堂提问的风范了。 伍爱华没有过于关注已经开始吵起来的弹幕,继续说道:“清朝的地方司法机关分为知县、知州(知府)、省提刑按察司、总督巡抚四级审判,四级都没有意见,才会把审判意见报送给刑部。” “但是这个模式有一个缺漏,就是京城没有总督和巡抚。”伍爱华笑。 “所以京城的案件都是给到东西南北中五城察院,但是徒刑以上罪罚的案件会送给刑部定案、治安问题由步军统领衙门审判。” “除了这些之外,清朝还有特殊的司法机关,包括宗人府,用于审理皇族宗室的案件,慎刑司,负责审理宫廷内的案件,理事厅,负责审理满人的案件,理藩院,负责蒙古、藏族、回族地区的案件。” “以上大概就是清朝的司法机构,可能有人听到这里就要问了,知县知府和总督巡抚他们要审理那么多案件,忙得过来吗?” “这就涉及到了明清司法的专业人员——师爷。” “在清朝,只要不是穷到叮当响,地方主官司必须要养一个政务班子的,之前我们也提及过,其中就包括刑名师爷。” “一般情况下,师爷会给出判决的结论,知县知府看过后只要觉得没问题就会直接采用。” “当然,知县和知府、总督、巡抚能不能看出问题,那可真不好说,毕竟古代也不乏师爷和胥吏勾结改判决结果的情况。” “毕竟只要说法说得过去,上面也不会太过追究,毕竟专业的事,他们也只能听专业的人的判断。” 【有点离谱】 【但是想到是明清,又觉得好像没那么离谱】 【他们就不能像唐朝那样,考个明算科、明法科什么的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