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二十二节 英国人的用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节 英国人的用处 (第2/8页)

隶显然比劳工好用。”邬德说,“三亚发过来的报告诸位看了没有?”

    马甲说:“事件已经解决了。胡萝卜加大棒,全部搞定――顺便说下我不大赞成抽杀令,长远看来是不合适的,等开发土建完成之后我提议在三亚设置一个正式的法庭,而不是王洛宾口含天宪,说杀谁就杀谁。土著的基本权力还是要保证的嘛。另外政保总局给我们的报告也说:目前劳工中的情绪状态是蓝色。引进奴隶没有必要。”

    “这次sao动只是一个开始。”邬德说,“田独开发还没有进入到采矿的阶段,到时候死亡率会重新上升。重体力劳动、亚热带气候、山林,这三者加在一起,死掉的人只会比疟疾爆发的时候更多。这种环境下搞采矿开发就是用人命去填。”

    “人力损耗只要控制在一定范畴内还是可以接受的。”马千瞩翻了了下自己的笔记本,“我记得你提交过一个人员损耗和补充方案的。”

    “对,但是人是有脾气的,不是电脑游戏里的一个数字。”邬德说,“镇压可以,但是你们想过没有?一个劳工从招募到能投入使用,我们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物力?这些人完全可以培训为产业工人或者充当士兵――把他们消耗在挖矿这样的低技术的体力劳动中太不值得了!不如用奴隶来得好。”

    邬德阐述他的思路,已经在三亚的劳工将逐步进行培训,一部分成为矿场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一部分逐渐充实到三亚的工农业企业中去。把最艰苦最危险的采矿交给南洋奴隶来干。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是把劳工牢牢的掌握在我们的手里,劳工队就成为我们在三亚的统治基础,而不是潜在的维稳群体。诸位,当初编制三亚开发计划的时候,是准备把劳工编成民兵作为三亚基地的军事补充力量,要是劳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