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节 英国人的用处 (第3/8页)
再爆发几次sao乱,王洛宾恐怕没胆子让他们当民兵,反而要临高派出更多的部队去维持统治了。第二是避免不断的向三亚输送人口消耗的精力。让英国人直接把奴隶运到三亚去,我们只要向三亚运输足够的糖和其他贸易品就好。由奴隶贸易开始,再逐渐向其他贸易延伸。起到了吸引外国人来贸易的目的。” 这番理论让执委会诸公动了心。不过马甲还是不以为然,他在内心深处是反对任何形式的奴隶制度的――他觉得这是在开倒车。 “我觉得意义不大,奴隶多了维稳压力也不会小……” “如果是对劳工维稳要付出的精力大得多。我说过了:培养一个劳工的成本远高于买入一个奴隶,当消耗品太可惜;其次,劳工是受过军训的,组织性纪律性比奴隶强得多,要压住他们就要动用军队;最后,劳工和军队的士兵是同胞,语言相通,说不定还是老乡――心理上的因素要考虑到。奴隶是南洋土人,一旦出动军队下起手不会有半点犹豫。” 文德嗣咳嗽了一声:“我希望同志们能从全局出发来看问题。阿德说了许多,但是我认为有一点他没有意识到。难道我们真得缺这几个奴隶来开矿?NO!使用奴隶在艰苦的矿场上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减丁’。为未来的移民腾出生存空间来!” 马甲让步了,他看出来执委们对邬德的提议兴趣很大,他只好退而求其次:“这个问题上我弃权,但是我反对全面复辟奴隶制。” “这个问题由元老院来决定。”文德嗣说,“我们表决吧?” 对杨世祥的招安的建议,刘三嘴上敷衍了一番之后――别说他不感兴趣,就算感兴趣也不是他能决定的。这种事情就让元老院去考虑好了。 他另外找了个话题,和杨世祥谈上次聊起过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