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节 英国人的用处 (第4/8页)
大明屈臣氏连锁药店”的事情。杨世祥对这事倒是很有兴趣,不过要在大陆上广泛设点这事让他有点担心。 一是怕时势不靖,现在大明的局面看起来不是个太平盛世的摸样――闹将起来,不要说赚钱,连本钱都收不回来;二来分号药铺不容易管理,特别是中成药销售不比饮片,做成了丸药看不出质量好坏,最怕分号的管理人来个李代桃僵,以次充好。 “这个不怕,现在乱得是北面和西面。”刘三早就和李梅在商业部办公室里谈好了,重点开拓江南市场。江南地区在脑残的剃发令下达之前的整个崇祯朝直到顺治初年的二十年间还是比较稳定富庶的地区。当然这话不能向杨世祥说,他只好说:江南是鱼米之乡,向来是太平安乐之处。不会有大规模的战乱。 这话说得其实甚没底气,不过江南在历史上一贯是偏安之所,天下大乱少有波及也是事实。 “至于以次充好之类的事情,我们可以想办法来解决,总不能因噎废食。”刘三接着指出,这次李洛由来是大好的机会――此人在各地都有字号和外柜,如果能得到他的襄助,这件事情就能事半功倍了。 杨世祥点头。他和刘三合股之后已经渐渐的被穿越众的思维模式潜移默化,变得愿意冒险起来。 “好,有贤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制药厂一开建,我就往江南实地踏勘一番。再去次祁州药市补些货进来!” “好,我与大哥一起去。”刘三早就想到祁州药市去看看了。 “兄弟愿意去是再好不过,不过你这头发。”杨世祥说,“最好能蓄起来,出远门诸多不便,再戴假发髻恐怕半途就要露陷。” “无碍,我装个头陀。花钱买张度牒就是。”刘三可不想留一头又热又难以打理的长发。这里不是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