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8章 松江危局 (第5/5页)
是孙元化的长子。 孙元化共有三子,如今全都在家读书。 除了徐家的这些亲戚之外,还有当地的大商人。 “这位是张淇张望水公,行商天下,走南闯北,见识无数。” “这位是青龙镇李万才公。” “这位是沙冈镇秦止问公。” “这位是乌泥泾蔡长山公。” “这位是枫泾镇柏思叙公。” “这位是朱泾镇陈眉公。” “这位是钱门塘康西林公。” “这位是珠街阁沈有田公。” “这位是娄塘镇瞿叶瞿漫松。” “这位是南桥镇房师贡公。” 听到徐骥一一介绍,左梦庚才发现,自己对古代的上海认知有些偏差。 他一直以为,上海的崛起是在鸦片战争后,通过开埠造成的。 原来在明末时,上海的城市格局基本上就已经形成了。 “估客往来多满载,至今人号小临清。老夫这个朱泾镇人,见到左将军实打实的临清人,实在是倍感亲切。” 陈眉公就是陈继儒,赫赫有名的大画家。 此老是朱泾镇人,今日来此,却不是来研讨学问和画作的。 潘云龙代表大家问道:“中恒,据闻山东匪乱俱由你专责平定,却不知何时方休?” 左梦庚有些奇怪。 山东的战事,为何这些松江府的人那么关心? “敢问叔父,其中有何关窍?” 潘云龙顿足,满面愁容。 “你是自己人,也不需瞒你。因山东之乱,我松江府已无棉花可用,大小工坊、各家各户再无进项,怕是要饿死人啦。”鹤城风月的明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