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有常_分卷阅读10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7 (第1/4页)

    就还在他的掌控之中,相比于让这个弟弟出宫乃至于就藩, 刘辩更愿意他就这么生活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而且, 刘协在宫中,刘辩也更好和他“兄弟情深”不是吗?

    兄弟情深,在兄长是天子, 弟弟却是未曾就藩的藩王的情况下, 能用来借鉴的例子并不多。

    汉家旧制,储君确立,则诸皇子就藩, 除非是过于年幼,尚未受封, 又或者是太过受宠。

    汉家天子兄弟情深的例子, 主要是西汉王朝,谁让东汉王朝的皇室直系不太稳当, 连续数代都是宗室入继大统呢?

    看看兄弟情深的那两个例子,惠帝刘盈和赵隐王刘如意,文帝刘恒和淮南厉王刘长。

    高皇帝刘邦死后, 刘如意就国,在赵地天高皇帝远,但是谁让吕后又把他召回来了呢?

    知道母亲要对弟弟下手的惠帝与赵隐王坐卧同起,若不是惠帝疏忽,指不定赵隐王真能顺当地活下去。

    正因为如此,不管惠帝在为君方面有多优柔寡断,生生地让弟弟刘恒将帝系转移到了他那一支,连本来应该板上钉钉的太宗庙号都没有,只混到了一个不尴不尬的惠帝,但是做藩王的,总希望自己的天子兄弟能像惠帝一样厚待他们。

    被万民称颂的太宗文皇帝刘恒,他继位的时候,其余的兄弟基本上都被吕后斩尽杀绝了,只剩下一个被封为淮南王的弟弟刘长。

    刘长和刘恒的关系比刘协和刘辩的关系要好得多,毕竟有吕后这个靶子在,同为庶子的他们共同目标定是不少的。

    然后,刘长相当于被刘恒硬生生给捧杀了,只剩下一个“一尺布,尚可缝,兄弟二人不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