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海经第七点想法:尘埃所无法掩盖的鲧禹治水 (第3/32页)
但这其实,侧面表达了大禹小时候的地位……双字名,属于贱名。 自古以来,单字为尊,双字为贱。 这种情况直到魏晋五胡乱华之前,都是传统。越往古代,越是如此。 比如帝喾,就叫‘夋’,夏启就叫‘启’,大羿就叫‘羿’,周人的祖先后稷,就叫‘稷’,初代商王成汤,就叫‘汤’。 殷商甲骨文里祭祀的高祖王亥,并不叫王亥,而叫‘振’。 周公名‘旦’,孔子名‘丘’,秦始皇名‘政’,汉高祖名‘季’,汉文帝名‘恒’,汉武帝名‘彻’。 你们可能要说,汉宣帝不是叫刘病已吗? 对,原名刘病已。还是襁褓,没有名字之时,就因为被巫蛊之祸牵连,被汉武帝下狱。四岁时大赦,送到祖母史家抚养。 刘病已从小就在长安街头过着市井生活,原本皇位跟他没关系,取得是贱名。 哪知道天命在他,昭帝死后,霍光扶植刘贺登基,结果他太昏君了,在位二十七天,做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坏事…… 大臣们受不了了,霍光果断把皇帝废了,即海昏侯。 之后找来找去,最后把在街头长大的刘病已,接回皇宫扶植为帝。 刘病已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改名字为刘询…… 你们可能要说,颛顼不是俩字吗? 颛顼并不是黑帝的名字,这个我说过,同样尧、舜,这也都不是名。 舜是谥号,尧是谥号,大禹也是谥号。 注意,‘大禹’是谥号,禹只是简称。他是第一个用两个字来表达谥号的人,谥号这东西,字越多越好,先秦基本都是一个字谥号,汉以后偶尔会有两个字的谥号。唐宋开始不要脸了,七八个、十几个字的谥号,清朝最不要脸,二十多个字的谥号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