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社_山海经第七点想法:尘埃所无法掩盖的鲧禹治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海经第七点想法:尘埃所无法掩盖的鲧禹治水 (第4/32页)

有……

    但名字,晋朝以前,一个字为贵。

    颛顼到底叫什么,我不知道,看过我前面解读的,应该还记得,我驳斥颛顼叫乾荒的说法。这里补充一下,当时我并没有提双名为贱的事,其实这也算是理由之一,颛顼名叫乾荒就离谱。

    同理,舜的名字,也没有记载。

    以舜小时候的落魄卑微地位,我估计是个特别贱的名,比如叫姚二狗子之类的,大概这意思,所以没有流传。

    至于尧……按照尚书的说法,尧名为‘放勋’。

    ‘放勋’可能就相当于现代的‘大强’、‘铁根’这种名字吧。

    只是我们现代人,get不到上古的点。非要说有什么寓意,那就只能字面理解,‘放’古义是流放、驱离的意思,‘勋’的古义为:能成王功也。

    合起来作为一个名,意思就是‘驱逐功业’。

    典型的贱名,其实尧的童年也不好。

    按照史记的说法,在帝喾后面继位的,是长子帝挚。尧只是个小儿子,哥哥当了帝,直接把弟弟封到陶地,没发展几年,之后又转封到唐地……所以尧后来是陶唐氏。

    哪知道唐尧依然发育起来了,他人格魅力高,又有能力,部落经营地很好。

    尧靠着自己笼络声望等手段,再加上哥哥帝挚执政实在是太昏庸,所以各方诸侯废了帝挚,接尧回来继承大统。

    他这么爱刷声望,估计也和不受父亲、兄长重视的童年有关吧。(刷声望的事具体去看第一卷末尾免费番外)

    回归正题,魏晋之前,取名儿尽量取单名。

    因为古代夭折率高,所以孩子出生基本都是没有名字。稍微活到几岁时,才会取个小名儿,只是用来叫他,他知道是叫他,能应答就行了。

    放勋、病已、阿瞒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