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_一些之前准备讲述,但是被耽误的话(章节感言不收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些之前准备讲述,但是被耽误的话(章节感言不收费) (第15/16页)

必须要做出些许变革,春秋末年有子夏,战国时期有荀子,他们都是儒家中的变革派,而他们也做的很成功,子夏的学生有李悝,吴起,魏文侯等一票春秋时期的大佬,荀子的学生有李斯,韩非,张苍....

    学生很对,然而就是没有自家儒门的学生,从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来,儒家虽为百家之师,但自己的生存土壤,在那个时期,确实是几乎没有了。

    孔子开私塾教学,打破了旧有贵族的教育垄断,而在眼看遏制无望之后,无数的学说门派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来,所以说孔子是开天辟地一般的人物,但是不代表他的后人孔家店就有多好。

    圣人的归圣人,后人的归后人。孔子,孟子之流,之所以颠沛流离大半生,有名却无君所用,正是因为他们坚持心中的道义,还幻想着可以有一个君王去实现他们口中的“大同社会”。

    最早的“大同社会”的说法,就是孔子提出来的。

    【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意思就是人能自食其力,残废的人可以得到国家的赡养,壮年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工作,老人可以颐养天年,孩子可以放心成长,国家的领导者一定要选项与能,要讲信和和睦,人们不会只亲近自己的亲人,而是对其他人一样包容,于是这样恶人就不会作乱,盗贼也不敢出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就是大同社会。

    是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