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五篇(十五) (第8/8页)
。正如“中方鼎”里的两个“六联体”符号确属“六十四画符号”中的两个符号。《周易》一书里所用的那套符号,也确实是西周从商代传承下来的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若把“中方鼎”里的两个“六联体”符号与《周易》一书里所用的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对比,也确实可看成是后出的《周易》一书里的《剥》、《比》所用的两个符号。但是凡把《周易》一书里的六十四个“六联体”符号演变成卜筮工具后皆带有六十四名称,即《周易》里的每篇文头,如“坤”、“师”、“大有”等。这是有考古发现的《归藏》及改造版卜筮《周易》 所证明,每个“六联体”符号后面跟着名称的。可在考古发现不同器物上出现的“六联体符号”均不见带有名称,岂能与《周易》挂上勾,岂能释成是《易》卦符号。 因《周易》一书里所用的那套符号,并不是《周易》一书里的原创,《周易》里所用的那套符号与商代和西周前期出现在不同器物上的“六联体”符号确属一个体系,是谓“六十四画符号”而已。故不能把“中方鼎”上出现的两个“六联体”符号称之为“卦符号”,也不能称是《周易》里的《剥》与《比》两卦符号。因为“卦”说与“八卦”术是《周易》一书产生之后逐步演变出的学说与筮术,所以说“六十四画符号”与“卦符号,应是不同时期有不同含义的区别。把早期出现在不同器物上的属“六十四画符号”里的某些符号,而联想为“卦符号”,实属是受《周易》为卜筮之书的错误说法之影响。那么,《易学基础教程》里所引用李学勤的那个“检验”的说法正确与否,似乎不辨也就自明了。不过我们也来检验一下《易学基础教程》里所引用李学勤的那个“检验”说法的错误性。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