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五篇(十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五篇(十五) (第7/8页)

意思。“唯”是语气词,这五字中的“唯”是表示“希望”的含义。所以这“中方鼎”铭文里的最后一句话,是属希望、祝愿之辞。那么,这是谁的劝勉祝愿话呢?自然这不是“中”了,而是作册命的西周中央**了。

    那么,权威学者们所认为“中方鼎”上的两组所谓的‘数字’,表示是“中”得到“△”地作为采邑以后,对“△”地的百姓是否臣服于他所作的一次占筮记录就站不住脚了。事实上“中方鼎”铭文里的最后一句话,是制作这次册命的西周中央**希望所赐给中的△地臣民应当服从周王的命令作为中的臣民,这岂能看作是卜辞呢?这一句本不是卜辞,而“中方鼎”上出现的铭文内容和两个“六联体”符号,本身是根本看不出与卜筮有关。更不能把这两个“六联体”的符号,既说成是“筮数”,又联想为《易》卦符号的矛盾说法。

    总之,《易学基础教程》里所言“中方鼎”里的最后一句话为贞问之辞,即认为是卜筮之辞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易学基础教程》里这种认为是把“六联体”符号(六十四画符号)的早期流传运用,而联想到后来的“八卦”筮术里的卦符号来作解释。这也是当今易学界所犯的通病,把晚出的八卦筮术里的卦符号去解释这套“六联体”符号的早期性质。殊不知“卦符号”是从“六十四画符号”(即以两个基础符号而组合出的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蜕变出来的东西。这套符号在《周易》成书的前后应是个截然不同的两种性质,虽然《周易》成书前后这套符号的组合没有变,但其表示的含义完全不同了。这与六十甲子符号的发展史是一样的,甲子干支符号在商代时期是用于记历的一套使用工具,可到后封建时期里同样演变成了占卦问事、批八字算命、看风水占地气这些巫术迷信上的工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