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三章 乞活之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乞活之种 (第5/10页)

,如同蒋委员长封土匪,“中将遍地走”、“两星臭大街”,属空头的委任状,搞语言贿赂。

    310年,石勒攻打河内郡,两军厮杀时,石勒在阵前观战。只见对方阵中一少年战将,勇悍绝伦,面对匈奴、羯胡的攻城大军勇而无惧,箭射、枪挑杀死胡军多人。

    石勒惊叹:猛人啊(此儿勇健可嘉)。

    此少年战将就是冉良。

    冉良虽猛,但终因力量悬殊,被石勒俘虏。石勒惜其才,令石虎收其为养子,改姓名为石瞻,其所部汉族乞活军也被石勒收降,调拨给石虎节制,驻扎在兰陵郡(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附近)。

    328年,前赵、后赵大战时,冉良在和刘曜部队交战中战死于新绛(山西省西南部)。冉良死后,留下年幼的儿子石闵,按辈分应是石虎的养孙。

    石闵除继承了父亲的勇猛外,还长于谋略。公元338年,年仅16岁的石闵,参加了自己军旅生涯的首战,史称昌黎大战。

    在这场大战中,五胡十六国时期两个天才少年将星第一次碰撞。这两个天才少年,一个自然是石闵,另一个,就是号称五胡十六国第一名将的慕容恪。

    前文已经有所介绍,石虎统治的后赵、南方的东晋,都是偏安,边疆面临巨大的军事威胁。威胁主要来自于北方的少数民族,如鲜卑、丁零、乌桓、夫余等。

    其中,鲜卑族主要有三支:段部、慕容部和宇文部。对后赵来说,最大的威胁,即是337年由慕容部首领慕容皝建立的前燕国。

    鲜卑族,属北方阿尔泰语系,兴起于大兴安岭山脉,先世是商代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从大兴安岭一带南迁至西刺木伦河流域。鲜卑曾归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