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一章 华夏上空的上帝之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华夏上空的上帝之鞭 (第2/23页)

我们一起来看。

    “胡”字,由“古”和“月”构成。此处的“月”,实际上是“rou”字的变形,故与动物肢体、内脏等有关的字,都以月字为偏旁部首,如,腿、脚、臂、膊、腰、肾、脾、肺、肝、肠、胸、腑、胆、腔、刖等,直接以“rou”作为偏旁部首的反而很少,仅有脔、cao等几个。

    值得注意的是,以“rou(月)”字为偏旁部首的汉字,“月”字基本是在左或下,“月”字在右的,除了“胡”字,你还能找出其他的吗?

    “胡”字的原始意思,是指成年的牛脖子上那块下垂的rou。越是年老的牛,脖子上下垂的rou越多、越明显,所以,可以从rou下垂的程度来判断牛的年龄,故在“月”字旁边加上个“古”字,“胡”字也可以引申为古老和长寿。而其他动物,如人类、猫咪等,则可以以“须”来体现年岁,也就有了“胡须”这个词。

    “胡”字,后来又引申为所有野兽脖子上的rou,如,《中山狼传》中有“前虞跋胡,后恐疐尾,三纳之而未克”。这里的“胡”就是指狼嘴巴下的rou。再后来又引申为喉咙,《促织》中有“视成所畜,掩口胡卢而笑”,此处的“胡”即指喉咙。现在我们山东潍坊一代的方言,还称喉咙为“胡伦”。你要是跟这里没上过学的老年人讲“囫囵吞枣”这个成语,他们八成会跟“胡伦吞枣”混了,音完全一样。

    总之,“胡”字,与野兽脖子附近的rou和毛发有关。而生活在地球纬度越高地区的男人,雄性激素分泌水平越高,故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男性又大多数有大胡子。因此,汉人称少数民族为“胡”,带有蔑称的意味,胡来、胡说、胡作非为等词也应运而生。

    一个人若被冠以蔑称,一般开始时会感觉到愤怒或羞辱,但慢慢的会逐渐接受,久而久之自己也就逐渐习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