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一章 东西魏对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东西魏对峙 (第4/11页)

雄立于世界东方的团结强盛的中华民族。

    楚汉争雄时,萧何坐镇关中,为刘邦源源不断的提供物资、兵源,一举奠定了西汉的百年基业。

    要想对关中的地理、人文有个更深的了解,建议大家看一下曾在央视纪录频道上演过的,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办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大秦岭》。此片老王全看完了,感触颇深。

    宇文泰的西魏相比高欢的东魏,虽然人口少、兵力弱,可由于占据关中地区这处战略要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双方实力的差距。西魏,只要每年冬天捣毁双方边境黄河上的坚冰,东魏就很难攻过来。

    于是,跟查干湖冬捕队一样,西魏每年冬天乌央乌央的一堆人聚集在黄河边,任务只有一个—捣冰。

    东、西魏分立之初,高欢心里是极其不爽的。宇文泰当年只是自己的平级的贺拔岳的小跟班,如今收容了个逃跑的皇帝,就想与自己平起平坐,不听“中央”指挥,必须教育整顿一下。

    高欢自恃兵力多,年年主动进攻西魏。双方一共发生了五次大战,分别是:小关之战、沙苑之战、河桥之战、邙山大战、玉璧之战,每战均精彩纷呈。本章先介绍前三战。

    一.小关之战,集中兵力、蛇打七寸的典范。

    536年12月,高欢督3路军进攻西魏:一路由猛将高敖曹挂帅,攻上洛(今陕西商县)。二路由大都督窦泰为主,率军攻潼关。高欢则亲率中军进驻于蒲阪关。

    蒲阪关,前文已多次提到,过了蒲阪关,就是长安的门户――潼关。高欢的目的不言而喻。三路大军中,攻击潼关的窦泰是主攻,其余两路都是为窦泰助攻。

    窦泰,名字起的挺霸气,然并非世出名将,高欢为何把主攻部队交给他?因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