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壬辰倭乱(15)第一次平壤之战(上)(5.2K) (第6/9页)
参考了这里,但是彼时的日军装备实在没有这么富裕。 你要说平壤城内的是秀家的旗本,又或者是秀吉的旗本或许会有面颊这种装备,但是你要说小西行长和松浦镇信的九州泥腿子们装备得其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就有点冤枉人家了。 至于马面颊这东西更是直到江户才成为大名卫队耍帅时候的主要道具。 不过《两朝平攘录》毕竟是明人所写的,多少有为明军平壤之败挽尊的想法。要是真的如实记录,突袭平壤大败而还,怎么凸显明军的英武形象? 而且当时的人们更愿意相信击退倭寇的明军是完胜的,平壤之败必然是来自卑鄙倭寇的突袭,谁又愿意相信,主动突袭而不胜的明军,居然是后来将倭寇推下海的同一只呢? 这一世小西行长第一军团的情况比历史上更差,京畿道出现权利真空,军粮转运的路径直接断绝,要不是小西行长在平壤周围征粮,日军恐怕已经陷入断粮危机了。 却说7日早上的下雨确实给明军提供了极好的掩护,日军不愿意上城驻守,被拍上来的朝鲜仆从军也都躲在了城楼内避雨。 雨水落地的声音成了马蹄声良好的掩护,以及周围的大雾很好的遮蔽了身形,直到明军抵达城下开始列阵的了,这才为日军所知。 随着祖承训一声令下,明军由爆破手使用炸药炸开了平壤七星门,骑兵以云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入平壤城内,日军顿时乱作一团。 (作者不能理解,下雨天为什么大炮可以激发,只能以炸药破门的剧情替代了) 驻守在此的朝鲜仆从军根本来不及躲避就被明军的战马狠狠践踏在脚下,在祖承训的指挥下,各骑兵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